寶寶2歲8個月,家里老人有點過度保護,總是怕出危險,把家里任何孩子有可能翻的柜子都鎖上,不讓孩子自己上樓梯,也不讓孩子去游樂園等小朋友多的地方。我們認為大人在旁邊保護著沒事的,孩子可以適當冒險,也要經歷一些沖突,但老人不聽,怎么辦?
這是關于“老人過度保護”的話題。
首先,我們要讓老人知道,我們和他們一樣重視安全問題。
肯定老人的初心是好的,確實難免過度控制和過度保護了,但老人生活的年代物資匱乏,沒有“防撞條”、“防護欄”這些便捷的產品,他們只知道這些嚴加看護的“傳統”方式.現在他們年齡大了,也許體力不支,怕自己應付不來,現在社會大環境也確實沒有那么安全了,出于對孫輩的愛、和對自己和環境的不確定,他們只能選擇“零風險”,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在“負責任”。
因此,作為父母,我們要認可長輩“負責任”的初心,并和他們保持一致,在“保護孩子安全”這個維度,讓他們覺得我們一樣重視的。
其次,從孩子的角度,引導老人意識到“安全問題”不僅僅關系到安全,還關系到孩子對危險的認知、和各種未來的能力。
比如:只是單純地收納起剪刀,孩子得到了暫時的安全,卻失去了對剪刀哪里危險的認知;把任何孩子有可能翻的柜子都鎖上,孩子得到了暫時的安全,卻可能形成“危險的都鎖上了,沒鎖上的都是安全的”這樣的認知,但沒鎖上的不一定都安全。
所以,孩子會缺乏對危險的敏銳度。單純的控制環境,會讓孩子沒有機會認知危險,孩子就仿佛生活在“真空”里,生活在“被隔離”、“被人為創設的”所謂“安全環境”里。
但實際上, 與挫折一樣,危險是人生的常態。真實的生活就是由風險構成的——身體上的、情感上的、社交上的——作為父母,我們要幫助老人意識到,“我們讓孩子安全”的方式一定要適當,要從“隔絕”風險變成“認知和適當地體驗”風險。
因為,孩子并非如瓷器一樣脆弱,他們有足夠的智力從冒險體驗和錯誤中學習,只有當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,才是他們學習自我保護的時候。我們要適當允許孩子體驗風險,適度的冒險是有價值的。
我們只需要為孩子:
創設適齡的安全環境。2歲就可以提供孩子安全剪刀來體驗和學習“鋒利”的概念了。
提供適度的監護行為。和孩子保持一臂的舉例,眼睛的關注,允許孩子和同伴發生摩擦和沖突。
避免過度的情緒反應。避免用夸張的表情、聲音、動作來禁止孩子,看到孩子稍有動作,就嚇唬孩子。有時候可能不是危險本身讓孩子害怕,而是家長這種聲色俱厲、大呼小叫、恐嚇威脅的方式,讓孩子更“害怕”,更沒有安全感。
最后,幫助老人把時間軸拉遠一點,明確安全教育的長期目標是“孩子讓自己安全”。
承諾我們會和老人一起,分工合作,著眼于眼下的“讓孩子安全”,但更要關注長遠目標“孩子如何讓自己安全”。學習和提供一些更專業的安全教育知識和方法。比如重點在于培養孩子的“安全意識”和“危險應對能力”。哪些安全意識對孩子特別重要呢?比如安全第一、預防為主、遵守規則、自我保護、尋求幫助……這些意識。
父母需要通過日常的言傳身教來滲透,從每一次安全事件中,引導孩子學習,獲得這些對他的未來極為重要的知識和技能。
我們不僅該關注孩子現在的狀態
更應該關注孩子未來的發展
怎么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和愛?
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選擇附近中心
預約早教試聽課與兒童成長測評
金寶貝從沒有停止過對科學早教和輕松育兒的思考,每一篇文章我們都會經金寶貝育兒天團專家審核發布。本文由Eleven王行老師原創與審核,版權歸金寶貝總部所有,歡迎分享給更多的寶爸寶媽。我們一般只接受微信公眾號的轉載,如需轉載到外部平臺,請留言或私信我們獲得授權。
幫助孩子發展內省智能和自控能力
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選擇附近中心
預約早教試聽課與兒童成長測評